为什么有的抑菌圈为半透明?

抑菌圈内部也有少量菌生长,但明显数量比圈外的少,使得抑菌圈呈半透明状。这是不是说明部分菌已对该抗生素产生抗性了?或者是培养时间太长导致抗生素失效,抑菌作用消失?

一)抑菌圈圆正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抑菌圈出现破裂或呈卵圆形、椭圆形等不正常形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整:
1.钢管两端面不够平,使抗生素漏出,破坏了均匀扩散现象。双碟底面不平或制备琼脂培养基平板时工作台不水平,可造成基层厚度不均匀,因此应选择加工相同的钢管,两端面不同的切勿混用;挑选底平的双碟,调整工作台的水平。
2.玻璃双碟、钢管、钢管放置器等被抗生素液污染,会使抑菌圈破裂,有时甚至使试验菌被抑制,因此,在整个试验中要严格防止抗生素污染。
3.在制备琼脂培养基菌层时,培养基温度过高或受热时间过长,可造成试验菌部分被杀死或全部被杀死,使抑菌圈破裂甚至无菌。控制方法是根据菌种要求不同,将培养基均匀降温,温度平衡后,再加入试验菌。
4.在滴加抗生素溶液至钢管内时,毛细滴管口易溅出溶液滴在琼脂培养基表面,不易觉察,影响抑菌圈,因此滴加溶液时毛细滴管内不得有气泡,避免管口太细,毛细滴管距离钢管口不应太高。
5.琼脂培养基上钢管间隔距离太小而抑菌圈较大时,会形成互相影响的卵圆形或椭圆形的抑菌圈。调整抑菌圈的直径可解决此问题。如:增加菌层培养基内的试验菌量;降低抗生素溶液的浓度;调整稀释抗生素用的缓冲液的PH值或盐浓度;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6.双碟培养过程中,温度不均匀,双碟上细菌生长速度不一致,造成抑菌圈小或不圆,影响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系数。因此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应使用水浴恒温培养箱,保证受热均匀。
(二)抑菌圈边缘清晰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1.抗生素对试验菌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的强弱能影响抑菌圈边缘清晰度,因此应调整好抗生素溶液的浓度。其中有些溶解度很低的抗生素应选用适当的溶剂使其溶解后,再用缓冲液稀释,但必需考虑残余溶剂在抗生素最后稀释液中的量是否会影响抗菌作用,应使标准品和供试品作平行操作,如残余溶剂的抗菌作用较强,应控制在一定浓度之下。
2.培养基的质量、PH值、盐浓度以及缓冲液的PH值、盐浓度的调节均可用于控制抑菌圈的大小与清晰度。一般来说,碱性抗生素在偏碱性的培养基和缓冲液的条件下,抗菌效力表现较强;酸性抗生素在偏酸性的培养基和缓冲液的条件下,抗菌效力较强;两性抗生素在偏酸性的条件下,溶解度增高,抗菌效力表现较强。
3.试验菌的菌龄和菌层培养基内试验菌的菌量。陈旧的试验菌培养物常使抑菌圈模糊,一般用经过纯化的菌种,转种后经18—20小时的培养物为好,芽孢悬液以新鲜配制的为好。菌层培养基内试验菌的菌量过少时,抑菌圈边缘模糊不清,过多时抑菌圈太小且影响试验的灵敏度,因此浓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双碟的培养时间不足或过长会造成抑菌圈边缘模糊或不整齐,因此培养时间应严格控制在规定时间内。

分享 :
评论(0)